浅谈雅思阅读备考策略
课程导航
浅谈雅思阅读备考策略报名
浅谈雅思阅读备考策略新闻
浅谈雅思阅读备考策略环境
热门课程:
400-882-5311
  • 学校新闻

浅谈雅思阅读备考策略

  自1989年雅思进入*,迄今已有25年时间,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数量逐渐递增。据业内人士分析,雅思考试在*的持续升温表现在两大趋势:考生低龄化,考试难度见长。

  *参加雅思考试的主力军一直是19岁到23岁的大学生,而近几年,18岁以下的低龄考生出现了较大增幅,同时,雅思考生人数每年以超过10%的增幅强劲增长,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考位紧张的状况。

  同时,考试难度见长也是*近几年较为明显的特点。以阅读题为例,虽然选用的文章风格还是保持平易风格,句子顺畅、结构工整、用词考究,都是好文章的典范,但是,一些较难的题型比如段落细节配对题等较以往更频繁地出现了,送分题如图片题、表格填空题这两类题型大大减少。这其实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把握全文结构、各段主旨以及写作逻辑的思维能力。因此,考生更应注重平时的词汇积累、加大学术类规范文章的阅读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视阅读备考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着重讨论雅思阅读备考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帮助大家在考试难度见长的大趋势下轻而易举的在雅思阅读单项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1.策略的定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策略的内涵。Stern(1983)认为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所用方法的总趋势或总特征。Oxford(1992)认为学习策略是为了提高二语技能而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可以促进语言的储存,修正和使用。总结来讲: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二语/外语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学习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习策略是可以培训的学习的。

  [浅谈雅思阅读备考策略]

  2.策略的意义

  文秋芳(1995)认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她(1997)还曾经指出,任何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更有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Maclntyre&Noels(1996)认为,学习策略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掌握,可以减少习得者学习中的困惑和焦虑,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或者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

  学习策略是可教的。Oxford(1990:204)曾经提出了一个八步训练模式。O'Malley&Chamot认为,大量的练习可以促使学习策略的程序化和内化。文秋芳(2003)认为,学习策略不但是可以培训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使它成为外语学习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在外语环境下,越是成功的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就越多。而且学习策略表现出个人和群体的适用性,对某个人适用的策略不一定对另一个人也适用。

  3.应用于雅思阅读技能的备考策略

  以下是在掌握词汇,阅读两项技能时比较常用的一些策略:

  表1.词汇学习策略

  策略名称策略描述

  记忆策略将词汇列表,并死记硬背

  练习策略做单项词汇练习,对单词进行比较和识别

  诵读策略*背诵目标篇章记忆单词

  查字典策略在必要时查字典,了解词义,并记录学习

  搭配策略在固定短语和习语*习词汇

  构词法策略借助词源,词根,词缀及其他构词知识学习词汇

  上下文策略在阅读中*上下文学习词义

  猜测策略根据上下文中的已知信息猜测多义词和生词

  归类策略将词汇按照语义(如以核心词汇为线索归纳近义边缘词汇),语用进行归类学习

  联想策略借助接近联想(空间上或时间上),对比(相反)联想和相似联想(特点或性质)记忆,回忆和运用词汇

  广泛阅读策略有意或无意地使用综合策略阅读题材和体裁多样的可理解性篇章

  运用策略在听说读写中对词汇进行高频运用

  表2.阅读学习策略

  策略名称策略描述

  词汇输入策略掌握尽可能多的单词的发音,拼写,搭配和构词法以克服阅读中出现的词汇障碍

  语法输入策略*学习语法解决语言结构方面的问题

  翻译策略如果无法直接加工含义时借助译成母语的方式间接理解

  查字典策略边阅读边查词典

  逐词阅读策略对语篇中锁定的目标信息部位进行研读

  反复阅读策略在略读后对选择的重点,难点进行反复阅读

  语法分析策略在遇到长句,难句时求助语法分析法

  补偿策略利用常识,逻辑和零散的已知信息想象和预测结果,以弥补信息缺损

  逻辑梳理策略根据已知细节整理上下文逻辑

  判断策略根据已提供的信息线索或语篇轨迹对深层含义进行判断,推理,引申或下结论

  选择注意策略有选择地关注关键词和信息

  猜测策略利用语篇环境猜测生词,难句和生疏信息

  上下文策略将语篇视为连贯地,有逻辑的整体,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加工,处理阅读信息

  广泛阅读策略大量利用真实语境所涵盖的一切媒介(如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电子文本等)